典故
突然想起“赌书泼茶”。
李清照在《金石录后序》里写,“......后屏居乡里十年,仰取俯拾,衣食有馀。连守两郡,竭其俸入以事铅椠。每获一书,即同共勘校,整集签题。得书画彝鼎,亦摩玩舒卷,指摘疵病,夜尽一烛为率。故能纸札精致,字画完整,冠诸收书家。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页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中即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甘心老是乡矣!故虽处忧患困穷,而志不屈。“是为“赌书泼茶”的出处。
在我的观念里,理想夫妇当如此。如果不若此,找一个伴侣,该增添多少寂寞啊,人生里全是无的放矢。但赵明诚李清照夫妇几十年心血,靖康之乱后散失殆尽,何尝不痛?她后来又写,“然有有必有无,有聚必有散,乃理之常。人亡弓,人得之,又胡足道!”
其实我不信。与天相比,当然人世伦常,不足为道;但人活着不是与天而并立啊,是与人并立。与他人比,何能不痛悔?人世间的事,其实都是覆水难收。
我与你也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