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工作的 12 月(四)
黄金时代是在我们的前面, 而不在我们的后面 —— 培根
在我可以被称呼为少年的时候,我经常想,如果可以早出生几年就好了。即使我早出生几年,我也绝对做不了马云,成不了丁磊;但是我有可能是求伯君,可能是马化腾,亦或是雷军。
但是,后面这些人在我现在的年龄已经逐渐不写程序了,我还在兴头上,所以,我还是我。事业会改变一个人的兴致,而兴致也会成就一个人的特质而不被改变,使得有些事情就该他去做,有些事情不该他做。这跟他所处的时代无关。
这次去北京多逗留了几天,我特地去见一个新朋友。说起来,我们真正在网上认识,又一次印证了六度理论。他是我的一个根本不会写程序的网友的同学的男友,而我正巧在读 他的 Blog ,如果不是他自己发的他女朋友的 Blog 链接,我压根不会想到这层有趣的关系,而主动去联系他。
在 SD 大会结束后,我搬到城里住。特地住进了北大。跟 Matrix67 约在北大门口见面,之前我没想到他如此年轻,他的 Blog 给我的感觉是研究生在读而不会是刚入大学不久;更想不到一个满是数学和信息学有关内容的 Blog 主人居然在读中文系。当然,如果让我今天选一个专业重新读本科的话,我也会选中文系或是历史系,而绝对不会去读计算机。但我有这个觉悟是在工作以后,我很难相信玩信息学竞赛的高中生会做出这样的选择。不过,聊了几句后,才知道,原来读中文他一开始也不大情愿的。:D
简单吃完中饭,我们在附近的 Starbucks 聊天。我仿佛看到 10 年前的自己。其中一个话题是关于密码学的,在 96 年高考前夕,我从 Bill Gates 的《未来之路》中读到了 RSA 算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97 年,在学校的论文集里翻出一篇师兄写的关于 RSA 的论文,仔细研究了一番。那个时候上互联网不太方便,我还热忠于泡 CFido 。记得当时连发了三篇长帖介绍 RSA 算法,估计这些文章不太可能找到了。
托互联网的福,现在获取信息比 10 年前容易的多。图书馆里的书籍也多了许多。10 年前的我的能力是远不及今天新一代的。当然,我在读书时,别说在同学间算上出类拔萃,学习连中等水平都赶不上。考入北大,那是想都不敢想的。
和 Matrix 同学聊天,很容易让我想到曾经 90 年代初参加信息学竞赛的美好经历。看起来,现在 NOIP 的题目要难多了,处理的问题的规模也大多了。我想,现在搞竞赛的同学会不会羡慕 10 年前的题目太简单 :D 那个时候,我还是觉得很难的。
自省非常的重要。我知道自己只是一个中等智力,容易犯错误,不少事情做起来,会比许多优秀的人慢一拍的人。但是我是一个容易专注的人,保持着单纯的好奇心的人,求知欲很强烈的人。所以我适合写程序,适合做软件,能够自发的从上至下的审视自己的作品,弄明白一切背后的原理,发现不足的地方去改进它。比起 80 年代末,90 年代初那些刚刚开始形成自己的思想的新一代来说,我多出的是 10 年的经验和自信。
我花了不少时间,让自己不太狭隘。眼光不放在一个小圈圈里,不光是做软件。很高兴,新的年轻的同学可以更快的做到这一点。并且有更好的基础去迎接挑战。当然,比年龄更重要的是心态。以一个过来人的角度对新人说点什么,我怎么都觉得可笑。我想,在心态上,我们是同龄人吧。难怪,那些老朋友总要把我划到所谓八零后里去。:D
btw, 这次在北京非常让我忿忿不平的是,无论是谁,碰到我都说,比去年瘦了。天啊,去年我参加 SD 大会的时候才 70KG ,今天有 76 KG 了呢。
这几年,结交朋友的欲望明显比以前淡了许多。老朋友大多也不联系了。我想跟心情有关吧,跟项目进行了太长时间也有关系。即使有朋友来了跟前,只要不特别联系,都不大愿意动。生活那是出奇的规律,每天都日程安排都是一样的。稍有变化就极不习惯。得改改了。
说到新一代,在北京特地去跟舅舅吃了顿饭,见到了小表妹。她 14 岁,在读初二。挺有思想的小朋友,这个我在 2000 年北京工作的时候就领教了。那年小妹妹 5 岁,已经可以跟我侃侃而谈她刚看的琼瑶剧了。去年过生日,我送了她一套《银河英雄传说》的小说,本以为小女生不爱看这个的,只是我自己喜欢而已,觉得那是个政治童话,挺适合给小孩子做政治科普的。没想到这次饭桌上,她告诉我已经读完了,对小说里的人名那是如数家珍。说是喜欢这本小说,绝对不假。还顺道去找了田中芳树的别的作品读。没想到我无意间居然培养了个田中迷。
我这个妹妹非常聪明,我相信过几年肯定无数男生追 :D 2005 年过年的时候,她 10 岁,我把我在美服的 wow 帐号给她玩,不一会她就把一个牧师号练到 6 级了,还自己跑去学了技能,完成了剧情任务。那可是全英文的游戏,wow 国服还没有开的年代。我把这个例子说给那些不相信 wow 会在中国成功的同事听:10 岁的小女生,玩英文版的 wow 都可以在 4 小时内上手,并爱上这个游戏,不肯听妈妈的话去睡觉,游戏的魅力可见于此。
她也印证了我对九零后的看法。网上所谓非主流,操着火星文的小朋友只是群体中的一部分。跟我们七十年代末出生的一代在十多岁年级的时候并没有太大的不同。我这个表妹从来不用火星文,甚至很多都看不懂。也跟大家习惯上网的年轻人一样,写 blog ,谈自己的思想和看法。以至于,我们不应该把她们简单当成小朋友,而应该看作和我们一样的年轻人。
他(她)们也追火影忍者,觉得蓝猫太幼稚;也读那些我们认为值得一读的书,而不仅仅读那些快餐文化下的连载网络小说;也写 Blog 发表自己对周遭事情的看法,而不仅仅是关注自己。只有直面他们聊天的时候,才能发现他们还是些单纯的孩子,却也能以平等的身份交流。
我们这个世界正在变的更好。
2000 年底在北京工作时留的张照片。有几个月,我跟我舅舅住一起。
饿了,吃点东西再继续写。
Comments
Posted by: JustLyn | (9) March 17, 2009 11:26 PM
Posted by: miao | (8) January 15, 2009 04:57 PM
Posted by: Havid | (7) January 8, 2009 12:06 AM
Posted by: digiter | (6) December 20, 2008 04:23 PM
Posted by: alioxp | (5) December 16, 2008 09:09 AM
Posted by: Anonymous | (4) December 16, 2008 08:20 AM
Posted by: 巫山霏云 | (3) December 15, 2008 01:12 PM
Posted by: adon | (2) December 15, 2008 10:36 AM
Posted by: Lycan | (1) December 15, 2008 10:23 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