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终于升级了 linode 上的 ubuntu | 返回首页 | skynet 中实现一个 crontab 的方法 »

闲扯几句移动社交软件

我不用微信, 不过见过大概是什么样子。以前用过 icq/qq/gtalk ,现在也用的少了。目前流行的社交平台,也就是微博和 twitter 用一下吧。今天有些想法,闲扯几句。

我觉得,作为现在安装在手机上为主的社交用软件,主要应帮人解决的基本社交需求是:

  1. 给特定的人发特定的消息,或两人间讨论问题。这一点,以前手机短信就可以作到,只不过现代软件更可以发语音、视频、图片、地理位置等等,完善了这个用途。在现代软件普及之前,email 是一个对短信非常好的补充,可惜还不够普及。

  2. 建立新的社交关系。可以是社交场合找到陌生人,也可以是由熟人引见新朋友,还可以是自我推销。在过去只用手机做主要联系方式的时代,很多人利用名片完成这一点。也可以是向人打听手机号码。然后把新社交关系延伸到 1 里。

  3. 就某些话题在半公开场合一群人聚在一起扯淡。过去的网络论坛,后来的 qq 群,微博、微信,都满足了这个需求。这里提一下微博和 twitter 的主要区别之一,就是微博可以在一个主信息下,一堆人围绕着 po 主进行扯淡,这种信息组织方式和 twitter 很为不同。一开始我总觉得这种设计有些问题,但一直没想太清楚。

  4. 个人对外发布信息。一部分信息会引导为 3 ,另一部分仅仅是发布而已。

就需求 1 来说,点对点消息在通讯比例中应该是越来越少的,但却必不可少。我认为微信在这方面是走了回头路。

其实过去手机短信就已经足够好了,你只要知道对方的号码,无论对方是否确认,都可以发送信息。email ,twitter, 微博皆是如此。这才是最自然的需求。而微信和 qq 一样,都必须先建立其相互确认的好友关系才行(公众号的问题后面再谈)。

确认无非是为了减少垃圾信息的干扰,但今天,手机短信,email 的垃圾信息骚扰的根本并不在于无法过滤,而是其开放造成的。如果是腾讯这种封闭平台,很容易过滤掉垃圾信息才对。email 和短信的第 2 个问题是,如果你收到一个陌生人发来的信息,对方可能知道你是谁,而你不知道他是谁。而这个,完全可以通过账户的自我介绍,以及社会中的多数人给账号贴的公开标签来完成。这个标签当然也包括类似,垃圾信息制造者(广告)等,帮助接收者过滤信息。

我想一个更好的做法应该是,无论谁,只要和你建立了某种联系,并不需要通过你的确认就可以给你发送信息。这并不应该加了双向关系确认后才可以。而对于垃圾信息,应该有一种合理的举报和过滤(黑名单)机制来减少对人的干扰。

所以我们并不需要刻意的去维护一个好友/联系人名单。系统自然可以根据信息来往和社交关系分析,排列出和你关系密切的人,自然形成一个名单。我们在自己的设备/账号中,只需要保留少量关系密切的人的联系入口,等需要的时候,可以根据名字或标签,在自己的社交历史中搜索直接或间接的关联人就够了。

而在收到陌生消息后,我可以查看这个人是谁,以及他是如何关联到我的。对于亲密关系的人,消息应该排在优先位置。而当我被信息轰炸时,一些不紧要的消息会被系统暂时藏起来,在大量重要信息处理完后,才显示给我看。只有双方来回交流后,系统才自动给联系人升级,而不是依赖用户自己去给对方提权。

所以,联系人名单是系统动态维护的。暗含着权值,却不用告之用户。他到底是在某次聚会中当面互扫 QR 码认识的?还是被我的熟人引见的?还是通过六度关系搜索来的?在对方资料中都可以从系统查到。

这样便可以让用户放下维护联系人名单的心理负担了。


关于 qq 群,我一直觉得是信息骚扰超过了它的实用价值。就是一群人聚在一起扯淡嘛,这个当然需要。但是我们是不是应该关注一下更本质的东西。怎么对系统分类,并协助用户过滤。

所以我觉得扯淡还是需要一个话题开始,以这个话题为结束。微博、微信朋友圈大约都是这个意思。但我觉得远不够。一群人扯淡并总不需要围绕同一个话题,也不需要一个严格的管理者和发起者。仅仅只是一帮人可以在一起扯,随时都有人退出和加入。发起话题和召集这群人的人并不是什么特权用户。

我把它看成是一个临时的,有主题的聊天室或论坛帖。任何人都可以发起,然后围绕这个人的紧密关系圈拓展开,变成多人扯淡的线索。和微博一样,如果你关注,那么你才打开看,并考虑参与。系统要做的是把你可能关注的信息推送给你,然后再由你决定是否参与。

作为潜在话题关注者,我关心的是主题是什么,以及哪些我熟悉的人参与的,或是有没有人提到我。

由于在扯淡中歪楼是必然的,所以应该有一个功能就是歪楼,开启一个新线索。但人群还是这些人群,所有参与老话题的人,包括发言的,和一直关注的(每次有新信息都展开开),都会收到新话题(歪楼)开启的信息,但是否跟进就是他自己的选择了。

说到底,就是以话题为核心的一个网状结构。我们从任何一个扯淡聚集区,通过里面的线索跳跃到新的线索上,每个线索中都有一群人。关系近的线索,人群结构也比较接近,但没有明确的发起人和组织人。也没有固定的群组。


大概就是这些。胡思乱想而已。

Comments

云风大神的linkedin是多少?可否发給我?是你的gmail吗?我能否邀请?
其实,云风大哥,用下微信你就知道了,现在的微信是以对话为主体的,一个群(两人或多人)的对话结束后,慢慢就会从列表中沉下去。微信的通讯录排序消失这个倒是个更激进的方式。其实目前的通讯录是个白名单。腾讯这么设计可能是模仿人和人的认识过程,首先要通过加好友的对话来破冰,后面再正常聊天。这样使用微信的时候给人一种是熟人的安全感。
不是还能约炮吗,用个时髦点的词:O2O。
很推崇云风的观点,我也不使用社交软件好久了,不订阅信息,防止自己信息过载。感觉减少了时间浪费。
建议看看slack,感觉那个才是聊天软件的未来,开发接口,可以做各种集成.可以私也可以公,也可以对ai.
世界在发展,高铁和飞机等交通工具的发展使得距离不再是问题,人们游走在世界各地,而人与人之前的沟通却成为了问题,他们不能时时在一起,微博和twitter是为陌生的人提供信息交换的平台,更多亲密的人,合作的伙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需要保持私密的沟通和联系,手机现在可以发展到人手一部,微信连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除了文字,还有图片、视频,还有朋友圈信息成为人们之前互相保持了解的信息媒介。。。微信是人的亲朋关系圈,腾的强大在于人们时刻永久的不会丢弃他们的这个关系,腾讯的用户很不容易流失,而微博的大部分陌生人,新鲜感过后用户正在流失。。。获取信息成为了人们来这里的最后的稻草
IRC更适合有共同兴趣和话题的人吧。
Telegram.
内向者和外向者的想法是不一样的,掌控欲强的人和掌控欲弱的人的想法也是不一样的,保守的人和开放的人的想法也不一样,做产品的时候也要考虑这方面的很多问题。博主的想法中的一部分很有价值,另外一部分人很多人会反对。
真正的核心是关系数据,如果真有了这么个大数据,那么有一天应该会有一个这样的东西,大家绑定了身份证号后,系统就可以提供给你所有你真正认识的人的信息。输入一个你想联系的人的名字,就会有你真正认识的这个人的联系信息,并且你们还可以立马在线聊天,聊视频,发靓照。。。 嗯 这玩意太牛B了 妈妈再也不用担心记不住我的手机号了
想法是好的, 但规则还是比QQ群之类的复杂, 不适合面向普通大众, 哪怕给QQ群加屏蔽功能也更容易让普通人理解. 另外这种更加依赖服务器去做更多人脑需要负担的东西, 也更容易被泄漏更多隐私.
云大去开发一款爆炸型的软件出来呀!这些很有用,每天那么多群确实烦死了
当前的移动网络、乃至TCP/IP,本质上都是集中式分层管理的,P2P兴趣网络目前还没有成为现实,恐怕社交公司也不愿意做这方面的研究,因为广告利润就没了
社交。。。
google曾经推出过一个叫wave的短命射击工具。
万一我只是想记住手机号而又基本不发消息,关键时候找不到怎么办?

Post a comment

非这个主题相关的留言请到:留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