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些日子(十六) | 返回首页 | 那些日子(十八) »

那些日子(十七)

2002 年 9 月底,再次回到广州,仿佛一个新的开始。我想我要长住下来了。这次打算住在办公室附近,越近越好。

头几天,我住在安宁住的小屋子里。原来小蓝租下的,现在他已经离开公司。屋子很小,晚上我就睡在地板上。安宁给我看他写的一些小玩意,一个汇编写的软件 3d 渲染器,挺有意思。还有一个使用 d3d 做的简单引擎。公司的 3d 项目已经做了大半年了,一直没有定下一个技术方案,可能还想多一些技术尝试吧。

我也去公司转转,没有正式复职,只是跟朋友们打个招呼,我回来了。顺便向周围一个个小区问值勤的保安打探情况,看看有没有房子出租。这比找中介要划算一些。工业园还不太繁华,房源很多。没多久就找到一家,步行到公司才几百步(以前数过的确切的数字,后来又忘了),中间会路过一个中国银行,挺方便的。

只是屋里格局设计的不好,也没有家具。空空的有张木板床,床板裂开,躺上去有点硌。我也够能将就的,就在这张床上睡了几百个夜晚。我妈常说那间房临着马路,有点吵,担心我睡不好。我倒不觉得,心灵上的平静才是最重要的。接下来几年过的很舒服。因为没有书架,还像上学时那样,把书齐齐的码在床内侧,取起来容易。

偌大的客厅就那么空着,直到我妈说要过来住几天,才去超市买了台电视。我决定过一种有规律的生活,把自己的时间规划的好好的,一块块的用。所以已经不想在家拉网线,摆计算机了。宁愿过一种不插电的生活,家中只是睡觉看书而已。这个习惯一直保留到现在,我没有买过笔记本,住所没有计算机,没有网线,要写程序一律去办公室。慢慢的身体也养成一种习惯,做什么必须在特定场所才有灵感。如果离开办公室的那张椅子,高一些,低一些,硬一点,软一点,都会让写程序的兴致全无。

国庆去了趟深圳,见了许多沉浮于此的大学同学,看着大家都在为生活奔波忙碌,感慨万千。


长假过后,正式到公司报道。

公司冷清了许多,一问才知道,不少美术都休假了。是啊,他们非常辛苦,长期都是一周六天工作,晚上还有固定的加班时间。当然,每周多出的加班时间,都是累积到假期里的。所以那几年,美术都是把假积攒到一起,然后休上足月出去旅游。(现在好象已经不这样了,周六再很少见有部门要加班的)

刘琪说,大家商量着想把大话西游的美术重新做一次,以前的不太满意。这次新的想做的 Q 一点。我不太在意。反正到时候换换图片就够了。大话西游因石器时代的风靡而立项,或多或少受到它的后续版本魔力宝贝的刺激而向后发展吧。

郭伟已经在公司上班,坐在我的旁边。他在读大话西游的代码,我给他讲解引擎。他的任务暂时是给大话西游做一个较大分辨率的版本,因为这部分涉及地图预读策略的问题,所以我仔细的讲述了那块糟糕的代码。郭老倒不含糊,没用多久就让引擎支持了各种更高的分辨率。可惜这个改进并不受玩家欢迎。玩家更喜欢已有的 640 宽的小窗口,因为这样更流畅,还可以同时开几个 client 一起玩。同样,过大的分辨率,除了提高用户机器的需求外,也加大了服务器的负载(对每个玩家广播的信息量增加);整体来说,对我们和玩家都是极不划算的,这样的一个版本放出后不久,最终还是被取消掉了。

游戏部门开始筹备自己的市场部,想把游戏市场工作从公司的大市场部中独立出来。这个决策应该是对的,丁磊也有一种对老的公司部门精兵简政的想法。黄华逐步从策划转为产品经理,管的更多是市场方面的事儿。随着精灵的逐步没落,设在上海的精灵团队(主要是市场方面)被集体南迁广州。这次大迁徙,公司上海部门离开了许多人,很多人不愿意离开长三角。剩下的一批搬到广州住下来以后,也慢慢散去。当第二年工业园里多出一家网游企业:光通,许多人(我记得的有老刀)去了那儿。光通就开在我租的屋子前面,我总觉得他们的大门朝向不对,若拿伪科学来讲,就是风水有问题。呵呵,一家之言。

当大话西游二成了网易游戏唯一一个赢利产品时,黄华做到了市场部门总监。萝卜则从大话二的主策划变为项目负责人。说起这游戏市场部来,张金姐后来不无遗憾的跟我说,当时大家都是从零开始,原本她很想,也有能力和实力去带市场部这个新团队的,那样她可能会发展的更好。可惜正好生小孩去了,错过了时机。如今张金的娃娃该上小学了吧,很聪明,被他的妈妈成天的夸。这些年,看见张金每天很晚回家,没有那么多时间照顾自己的孩子。让我觉得公司一步步发展起来,真的是有无数人投入了太多心血,做出了极大的牺牲。

大话西游二收费后进展很顺利。但和一切一切的网络游戏第二版一样,同样遭到了第一版玩家的猛烈抨击。念旧,还真是人之常情呢。逝去的东西东西永远是最美的,无论它还在的时候给你带来多少烦恼。大家不再记得那些 bug 那些设计失误,只记得它的好。

徐波就是其中一个,他做大话一的 GM 有很长一段时间,自己也玩。记得有一次他对我说,其实大话一游戏做的还是满好的,如果 bug 少一点,可以做的很精彩。

今天我在旧信箱里翻出徐波 02 年 5 月中给我写了一封信,里面附了他对大话二的诸多意见。有两份很长的文档。当时我正忙于程序,没有回复和他讨论。不过这份文档,应该看起来算是狠狠的批判了当初大话二的设计。当他转给大话二的策划组看后。在讨论会上,自然招致一片反对声。徐波不是个容易与人相处的人,我没有参加那次策划讨论,但我能想象出当时的情景。一大组人被一个毫无经验的“外行”否定,从心理学上分析,就能知道那种集体而生的排斥心。策划组全体都觉得他在那信口开河,争吵中,脾气最好的萝卜居然都气的拍桌子。最终只得让 dingdang 来调停。

如此看来,徐波没能融入大话二的策划团队就是自然的事。dingdang 只好让他做点别的。游戏的 client 已经稳定,那么就可以尝试把原来的大话一搬到新的 client 上来运行(和大话二公用一份 C++ 代码,但重新编写逻辑脚本)。陈舟(舟字用了个同音字,原字生僻不好输入)负责移植服务器;徐波以一个大话一老玩家及资深 GM 的身份介入这个项目的策划。这个版本被内部命名为“仙履奇缘”。看过大话西游电影的同学当明白这个词的寓意。


我的生活变的很有规律。暂时不想做什么新项目,只想学点东西,做一些积累。重新上班第一天,我就开始筹备一个技术讨论的邮件列表。因为当时对 C++ 颇有兴趣,就叫作 C++ 邮件列表了。

这个邮件列表到今天还在活动中,用的开源软件和专门架设的服务器。但是最早的时候,我是在本机制作了一个收发邮件的脚本来完成订阅、转发等服务的。就是利用一个普通的 email 信箱,让大家把邮件发到里面,然后我收下来,用脚本分发处理,再转发给每个人。

我整理了通讯录中所有的程序员,邀请他们加入我这个邮件列表。一部分是公司同事,一部分是网友。包括了新认识的孟岩等人。大家聊的挺开心,我觉得挺有趣,也想把这个做下去。今天翻出最早的几封信,02 年 10 月里发的,谈到买的新书:The Art of Computer Programming 第 2 卷 的中文译本。想起那段时间,还在拼命的做书上的习题呢。

后来这个邮件列表随着人员的增加,出了许多问题。经常被 smtp 服务器误认为在群发 spam 。我用的 email 是 163.com 自己的。原以为问题很容易解决。也就是为了这个问题,开始和公司邮件组的同事进行交流。我总觉得,处理这个问题弄个白名单就 ok 了,对于长期群发邮件,但没有被任何人投诉的帐号,应该很容易纳入白名单。但接下来听了邮件组的同事倒的许多苦水。嗯、其实一些表面上容易做的事情,即使技术上也没有障碍,实际操作时还是有各式各样的困难的啊。

虽然一再被封帐号,甚至冻结 ip ,这个半人工的 maillist 还是开了一年多。只到 03 年 11 月底,我群发了最后一封邮件宣布它关闭。大家觉得可惜,不久以后,我从公司申请到服务器资源,又重新开起来。


另一件事情,我开始健身。一直坚持了近三年。这段经历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别人能做的事情,自己也是能做到的。无论目标看起来多么遥不可及。关键还是看是否有决心坚持下去。而一件事情能坚持,往往看的并不是兴趣爱好,或是利益诱惑,更多的只是习惯。养成习惯才是最重要的。

我从小身体就非常瘦弱。到小学毕业时,一个引体向上都拉不起来。上学期间,我觉得自己天生在体育方面就比别人差。进高中前,还担心体育不达标会影响入学。到读大学期间,曾经被寝室的同学怂恿着去健身,但只去了几天,听了教练讲一些要领后就没怎么再去。毕业后,一米八多的个头,体重只有 130 。夏天脱了上衣就是一身排骨。

心一旦安定下来,我想试试能不能有所改变。

公司不远处(员村)有一间健身房,先去打探了一下,感觉设施很齐备。如果按次去,就比较贵,一次要十多块。而且容易荒废。比较了一下,办那种早卡比较划算,一个月才 100 多点,唯一的限制是在中午 12 点前进场。一咬牙,决定彻底一点,改掉晚睡晚起的习惯。每天七点起床,吃个早餐休息一下,就走过去(大约半小时路程)锻炼。

旁边是个电影院,只要是周末,训练完了还进去看场电影。电影业很萧条,好几次放映厅空空的就我一人。感觉是个人包场,非常的惬意。碰到滥片,窝在情侣座里小睡一会。那几年,真是贡献了不少银子给我们国家的电影事业呢。

健身房的器械区早上基本没人,教练也很无聊。几句话我们就聊上了。他乐得交个朋友,便帮我指定计划,一点点的开始练习。我想我就是那么下了个决定就开始了。一直坚持下去。一开始是隔天去一次(因为没有习惯大量肌肉练习的人,一开始必须保证每次之后 48 小时的休息),然后逐步增加频率,直到一周五次。

很辛苦,也很单调。每天一个半小时的训练,各个大肌肉群分开练习。全是各种器械的反复机械练习。一组组的做,直到压榨出肌肉中的每一点能量。还有每天 100 个的仰卧起坐(从平板到斜板再到几十千克的负重)。最初的那段时间,整天腰酸背痛,四肢无力。记得有天躺在床上,用手硬是撑不起身体坐起来,我知道那是肱三头肌脱力的现象。

唯一的乐趣,就是每天测量自己的各处肌肉的围度,以及称体重,看那些数字在小数点后的变化。神奇的是,晚上的睡眠也是相当的好。白天虽然没力气,但很有精神。每天都能吃上十多个白水煮鸡蛋。身体也就一天一天明显的膨胀起来。

一年之后,体重就从最初的 130 上升到了 156 。卧推从刚开始的不到 30 公斤,增加到接近 100 公斤,深蹲也达到了 140 以上。看着杠铃两端厚厚的哑铃片,心里特有成就感。

而引体向上慢慢的也可以做到 18 个(这个受体重增加影响,进展很慢),这都是以前不敢去想的事情。

一直以为,身体主要是父母给的,后天能改变的很少。当看见别人身材魁梧,总是很羡慕。小时候没注意锻炼,觉得大学毕业后就成年了,能改善的可能性不大。没想到,一切都不晚,只要去努力,依旧可以改变自己的。

只是这两年,项目实在太忙,主要是劳心。我中断了健身的习惯。感觉身体状态降了很多。体重也掉了下来。不过还是比大学时好一些。我想能够在这几年玩命去做新的项目,这身体基础跟前几年的坚持锻炼是分不开的。真所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啊 :D 。等现在手头的事情做完,一定要恢复这些好习惯。


谢绝转载

那些日子(目录)

Comments

大学里面没有好好珍惜锻炼机会的飘过ing
不知道文中的老刀是否是我的故友……
嘿嘿,目前的确单身中。太忙了,找女友只会耽误别人的青春。 不过也不是一直没谈过女朋友。只是这个故事中不会写到了。 我在想个好的结束点。不然这么写下去没完没了的。
云风现在找女朋友不容易了,不上不下的.
厉害啊。真的是IT人的偶像啊。不过一直没弄明白,你一直没谈女朋友啊?单身真是好,无牵无挂的。
呵呵。估计如果那个夏老师如果留校的话现在已经是副教授了吧。搞不好还是教授。董老师大概40多的样子。现在武大也就计算机学院讲编程比较多一点了。
"以后的故事我可以用一句峰回路转来形容,因为突然之间杀出了个牛魔王。":)
看一些生活故事很不错 不知道以后会怎么样
@sboy 我在测绘受训时是 92/93 年,当时老师姓夏,在读硕士。
我在学校里健身一年了,体重没变-_-!,卧推从50kg到70kg。 云风有的话听起来很有道理,以后我会想办法看看庐山真面目。:)
请问云风,你在武汉测绘科技大学集训的时候的老师是不是姓董啊?原来武大ACM/ICPC的历史这么久啊。我都没有幸参加过。
现在的问题也是身体问题,也好把身体煅炼好。从去年CSDN举办的那个大会的照片看,去风比他上次贴出来的相片瘦了。 这篇日子,技术的东东几乎没说了,读起来还是那么平实,流畅。每晚上睡前看日子,第二天再看看,想想,留个言,呵呵
想去做点额外的事情,前提是有额外的时间。
@nothanks 技巧练习,攀岩已经够好的了 :D
员村那个电影院确实不错,除了学校里的电影院,还没发现更便宜的。文化宫那个运动场所去看过,没消费过,听起来很不错呀。
没有感情生活吗?
另一件事情,我开始健身。一直坚持了近三年。这段经历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别人能做的事情,自己也是能做到的。无论目标看起来多么遥不可及。关键还是看是否有决心坚持下去。 ———————————————云风是不是已经练成肌肉男了,我也正有此计划哈:)
备受鼓励。。。我也要好好锻炼了。。。
云风可以在尝试一下技巧或对抗训练,比如跆拳道之类的,感觉那样肌肉更活一些
一直关注
哎,说起身体瘦弱,我们班几个写程序写的好的同学就我最瘦弱了。不仅能力比云大侠差很多,就连个头也要矮上10公分。
第一次留言,通篇读下来,感觉还是挺舒服的,从另一个角度了解到了云风,锻炼身体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解压和调节,挺好,之前坚持了一段时间的跑步,感觉挺好的。黄昏的时候,一个人在公园跑步,呼吸着含氧高的空气,看着周围的人群,欣赏着周围的风景,现在闭上眼镜还能回忆起来。 “另一件事情,我开始健身。一直坚持了近三年。这段经历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别人能做的事情,自己也是能做到的。无论目标看起来多么遥不可及。关键还是看是否有决心坚持下去。而一件事情能坚持,往往看的并不是兴趣爱好,或是利益诱惑,更多的只是习惯。养成习惯才是最重要的。” 专注是多么可贵的品质,一直以来都是这样,特别是在现在的社会。

Post a comment

非这个主题相关的留言请到:留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