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假
《毛泽东私人医生回忆录》看完了,史料真实性值得怀疑,但戚本禹、汪东兴、林克等人的批判更值得怀疑。林克算是有实在事讲,但动机吊诡。我信:1,此书不排除集体创作;2,具体史料存疑;3,对毛总体形象的刻画与政治手段之理解,实在入木三分,非国人不能为之。至于私生活,毛有几多女友、几多隐疾,江青与张玉凤之争风吃醋,则有些无聊,博眼球耳。——此部分恰恰也是出版商加之渲染最多的地方,较不可信。
但此书“感觉”甚好,尤其是对毛国家战略、驭人术、党争及政治思想的总结,力透纸背。那种一拨一弄、说话不算话、跟陌生人讲笑话、人前一套背后一套、不出声即代表不赞同、支持的一定会开口、无情、利用、实用主义、每个人都是棋子的态度,我见得多,也太熟悉。对外战略之清醒与出奇制胜,也如出一辙。但这一切,都离不开深深的不安全感,或曰,被害妄想狂。(李说毛六十年代已经有很明显的被害妄想症状,我不怀疑。但程度如何,后人不得而知。至于最后是否因患与霍金一样的病症而死亡,更无法知晓。)
这份不安全感,来自于少年时凶蛮的父亲,青年时被老牌革命者轻蔑,中年时的党争沉浮,和晚年无处不在的危机与暗杀。尼克松与其真是一丘之貉,才有水门窃听一案。但,毛真面临了威胁,某人确定然是“妄想”,这又何苦来哉!
圣主与暴君,的确一念之间。